线上配资之家网
9月15日,《住房租赁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正式施行。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,它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:从禁止厨房阳台单独出租、押金退还刚性约束,到房源强制核验、租金资金监管,全方位规范出租承租行为、企业运营和中介服务。
这部被称为“租房新规”的条例,将给深圳这座租房人口庞大的超大城市带来哪些改变?记者连续走访了租客、房东、经济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发现,租客迎来权益保障“硬约束”,房东中介加速合规转型,一场覆盖租赁全流程的变革已箭在弦上。
福田区新洲片区房屋林立。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
租客福音
押金按约定退还
维修不再“踢皮球”
“搬3次家,3次退租都被扣押金!”上沙椰树村租客王女士的经历戳中不少租房人的痛点——房东常以“墙面有划痕”“家具显旧”为由扣钱,少则几百元,多则一个月租金。而《条例》明确:除合同约定情形外,房东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,退租时须按合同约定时限返还,无正当理由扣减将面临处罚。
同时,维修扯皮问题也有了解法。《条例》规定,房屋主体结构、水电燃气等设施自然损坏的,维修责任归房东,若房东拖延维修,租客可自行维修并追偿。“之前有一次空调坏了,房东拖了半个月才修,那么热的天只能靠风扇熬过去。”王女士告诉记者,她打算重新签约:“要把维修响应时限写进合同,还要通过官方平台备案留证。”
公积金提取新政也“加码”。11月1日起,深圳在本市无房租客公积金提取比例将从65%提至80%,多子女家庭可全额提取。按深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,政策调整后平均每位租客月提取额或将增加400元以上。
福田区上沙社区椰树村。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
房东转变
合规备案
可享增值税减免优惠
“一开始觉得新规‘卡得严’,算完账才发现其实是双赢。”福田房东王先生名下有3套出租房,起初对“禁租厨房阳台”“设资金监管账户”很抵触,“改造隔断要花钱,‘长收短付’也不行了,担心收益少了。”他坦言。
但他发现,使用官方合同并备案的房东,房屋空置率和因纠纷引发的诉讼量都有下降。更关键的是,合规备案的房东可享增值税减免优惠,房源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后,享受水电气居民价优惠,部分项目还能享低息贷款。“9月底前我就能把隔断拆掉改好,合规后租客更稳定,长远看更划算。”
中介整治
房源带码上架
资金全程监管
记者登录深圳主流租房平台发现,部分房源信息下方已出现“已核验”“已备案”等标识。“《条例》要求发布的房源信息必须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图片与实物相符,我们已升级系统,建立了更严格的房源核验流程。”某中介平台员工向记者介绍。
该员工表示,平台已全面接入深圳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,确保房源真实性。同时,对于从事转租业务的“二房东”,平台将严格审核其是否设立了资金监管账户,从源头上防范“爆雷”风险。“之前见过‘二房东’收了半年租金跑路,房东要赶人,租客没地方住。”该员工说,现在平台会审核转租人的监管账户证明,“没账户的‘二房东’,一律不合作”。
专家解读
租赁市场进入
“精细治理”阶段
记者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获悉,深圳已上线市级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,提供合同备案、房源核验等一站式服务,且不收取任何费用,流程最快3个工作日可完成。
广东驾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银红指出,新规落地标志着深圳租赁市场进入“精细治理”阶段,该条例直击市场痛点,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禁止厨房、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,并强制要求合同实名备案。“不仅护着租客,也给房东、中介立了规矩,让‘租房’真能成为‘住有所居’的安心选择。”
同时,他还特别提醒租客做好三件事:一是核对房源核验码,拒绝“黑房”交易;二是通过官方平台签约备案,留存房屋状况说明书;三是遇到暴力清退等紧急情况,立即向住建部门投诉。
采写 |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晓睿
编辑 | 张裕麟
审读 | 黄明钢
二审 | 陆楚一
三审 | 蔡志军
涵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