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君之言之 君之言之 2025年09月12日 21:52 湖北线上配资之家网
2025年9月11日新闻报道,多名网友连续发帖称,学校要求每人缴纳1200元“企业微信高级功能费”。
而企业微信基础功能本已免费,学生认为“教学管理、家校沟通”属于学校应尽义务,额外收费毫无依据。
帖文附出的收据盖有该校财务专用章,收费名目一栏明确打印“企业微信高级功能费”。
面对质疑,9月11日该校值班室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记者确认“费用坚持自愿,可交可不交”,但拒绝对收费依据、服务内容、协商过程作进一步说明。
展开剩余78%记者随后多次拨打该校财务处、信息中心办公电话,均无人接听。
舆论发酵后,公众发现四川省教育厅曾在“问政四川”平台答复网友:经督促,学校自查承认“入学报到、在线缴费等功能由企业微信免费提供”,教育厅已责成校方“规范收费行为并加强政策宣传”。
不过,这条官方回复目前在该平台已无法检索。
9月11日下午,四川省教育厅信访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,将把媒体反映的“自愿变味”新问题再次上报领导,后续处理结果会及时公开。
综合现有信息,企业微信官方从未对个人用户收取“高级功能费”。
企业微信由腾讯公司于2016年推出,是一款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免费办公沟通工具。
其基础功能包括即时消息、群聊、音视频会议、文件传输、日程共享、线上审批、电子表格协作、家校通知、应用接入等,官方从未对个人用户收取“高级功能费”。
在成都外国语学院,该校主要使用企业微信完成班级群管理、作业收发、健康打卡、家校联系、入学报到指引、在线缴费提醒等日常教学与行政事务。
上述功能均属于企业微信免费标准模块,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直接注册使用,无需额外采购。
成都外国语学院以“自愿”之名面向学生集中收取1200元,既未出示第三方服务合同,也未公布费用预算与支出明细,已涉嫌违反教育部等五部门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》中“不得收取未经公示、与学生学业关联性不强的费用”之禁令。
教育厅虽早令整改,却未公开后续问责,导致收费通知仍在班级群流转,自愿原则面临“不交费恐被区别对待”的现实尴尬。
高校滥收费层出不穷,根源在于三方面:
一是民办院校学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后,部分举办方把“创收”置于办学之上,财政缺口直接转嫁给学生。
二是教育、市场监管、人社等多头共管却责任边界模糊,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。
三是学生与学校地位悬殊,面对“自愿”收费往往担心评优、毕业、住宿等环节被卡脖子,只能忍气吞声。
要让滥收费不再猖狂,必须让法规长出牙齿。
省级政府应把民办高校收费纳入统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,未经省级发改、教育、财政三部门联审并公示的收费一律禁止。
教育督导部门对查实的违规收费按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》处以五倍罚款,直接追责举办者和校领导,并削减次年招生计划。
市场监管部门同步把学校列入失信名单,限制其银行贷款、土地审批、项目申报。
校内必须成立由家长、学生、律师、媒体代表组成的独立收费监督委员会,任何收费项目须提前听证、公示合同与票据,接受第三方审计,做到“无预算不收费、无合同不转账、无公示不开支”。
只有把“自愿”关进制度的笼子,把“收益”变“代价”,高校才不敢再打学生钱包的主意。
高校经费运行理应公开透明,任何将免费软件包装成高价服务的收费创意,都是对教育公平的啃噬。
让学生为早已免费的数字化管理重复买单,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,更把“智慧校园”异化为“收费陷阱”。
教育的良心不能被1200元买断,自愿缴费不能成为乱收费的遮羞布。
发布于:湖北省涵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